23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在香港推出首个“香港手语浏览器”,希望籍此推广香港式聋人手语,消除香港大众对手语的误解,以促进香港社会“聋健共融”。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邓慧兰对中新社记者指出,浏览器还收录手语词汇的变体,是亚洲地区首创。
据悉,该浏览器自去年初开始研究,并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劳工福利局资助,目前收集了约1100个香港日常生活手语词汇,并提供中文笔划数目及手语起首手形两种索引目录。每个词汇会提供中文翻译、手语示范影片、手语起首手形、词汇变体和使用该变体的背景资料。未来,还会加入医疗、法律、科技、教育等专业范畴的手语词汇。
被问及收录手语词汇变体的重要性,邓慧兰解释,目前不同香港的聋人组织、聋人会习惯使用不同手形表达相同词汇的意思,但是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把它们收集,并罗列起来,期望减少聋人间的争辩,让聋人组织、专业手语翻译员、手语教育工作者、利用香港手语工作的人,都透过这“集大成”的浏览器,形成一套稳定的香港手语系统,推广手语教育。
“在香港推广手语教育是很重要的,”邓慧兰介绍,目前香港约有15万聋人,但仅约5%聋人是利用手语沟通,大部分是透过“唇读”(看着别人说话时的嘴唇)去理解内容,“昔日香港聋人教育是长期禁用手语,对手语存在误解,认为不是语言,只是姿态的表现,所以学校不利用它进行教育,令很多香港聋人无法学习手语。”
“聋人很难透过‘唇读’实时掌握信息内容,依靠它去读书更是困难”邓慧兰解释,“唇读”很难分辨同音异义的词汇,如“马”、“码”和“蚂”等,以及广东话声调变化。
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语言研究项目助理余炜琳是香港其中一个聋人。她出生在聋人家庭,自小就用手语沟通与父母沟通,但在幼儿园高班开始接受“唇读”教育,对沟通曾经感到非常困惑。
23日,余炜琳透过手语翻译员向记者解释,手语可帮助聋人脑部的发展,把东西在聋人脑海中形象化呈现,了解词汇真正意思。相反,“唇读”只能让她理解词汇的口型,会不明其义。
她忆述,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型肺炎,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戴上口罩,当时“唇读”就如废了武功,幸好得到朋友手语翻译的帮助,才能应付当时日常生活,所以手语教育是有其推广价值。
“香港手语浏览器”网址为http://www.cslds.org/hksl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