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资讯
站内搜索:

质检总局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取得成效

2013-02-09   发表:

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  以质量提升促行业发展
——质检总局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取得成效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把质量提升作为贯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主线,在抓好面上监管工作的同时,选择质量问题突出、消费者关注的电线电缆、电力变压器、车用成品油、电动自行车、自镇流荧光灯、节水器材、建筑防水卷材、化肥、儿童用品、眼镜10类重点产品,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提升行动。通过一类一类地抓产品,实现了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行业发展的目的,受到企业欢迎,赢得社会认可,有力地增强了抓质量的效果。

    一是联合各方促提升。质检总局把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着力在上下联动、内外联合、共同行动上下功夫。对内,将质检部门生产许可、监督抽查、质量分析、问题约谈、分类监管等质量监督职能与执法打假、标准制修订、强制性认证、进出口产品监管、法检目录调整等质检职能结合起来,统一行动,共同发力;对外,联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共同采取措施,形成正能量,努力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联合工信、环保、水利、商务、工商、公安等25个部门和行业协会,分别针对不同产品制定了开展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举办了中国(芜湖)电线电缆博览会暨产品质量峰会,分产品先后召开了8个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及现场会,开展了童装知识进校园、节水产品进社区等公益活动。各地还会同教育、团委等部门选聘1.2万名大学生担任义务监督员,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年来的质量提升行动,基本建立起部门联动、政策牵引、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技术支撑、行业自律和宣传引导相结合的质量提升工作机制,改变了质检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产品质量监督力度明显加大,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市场竞争环境逐步优化。

    二是标本兼治促提升。组织全系统围绕质量提升的重点产品,开展了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生产条件检查和无证生产清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无证生产经营和蓄意规避监管等违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三打”活动。对6073家企业、7023批次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对8641家企业开展生产条件检查,清查无证生产企业454家,依法查处违法生产企业1304家,既排查了不合格产品,打击了质量违法行为,又系统地掌握了产品质量状况,排查了质量安全隐患。建立实施了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制度,针对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能力和实现程度,结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将企业分为不同类别,分别采取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加严监管等差别化监管措施。建立了产品质量问题约谈工作机制,集体约谈了55家化肥抽查严重不合格企业,先后为相关企业举办10多次质量分析培训会。带动相关部门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深层矛盾和关键症结,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提高了电线电缆、化肥、建筑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生产许可准入门槛,修订了车用汽油等3种产品国家标准,6部门共同搭建了电线电缆质量提升信息平台,工信部与电器工业协会发布了电力电缆原材料成本信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实行了质量优先的招投标模式,低价竞标、信息不对称等一些制约产品质量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三是典型示范促提升。在开展电线电缆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的同时,各地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针对支柱产业情况,开展了质量提升的自选动作。各地质检部门分别会同249个市县乡政府,制定区域产业质量提升方案,加强质量提升工作的组织协调,多措并举,集中整治,培育了安徽无为电线电缆、山东临沭化肥、福建眼镜、浙江温岭童鞋、广州童装等一批质量提升示范项目,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规范了区域产业发展,实现了监管与服务并举。质检总局还通过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扩大了社会影响,发挥了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

    通过开展产品质量提升行动,10类重点产品中有13种相关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显著提高,平均提高4.6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既是质检部门主动作为、有为有效的体现,也是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的转变,对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抓质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