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拥有24家乙烯厂,在没有新增乙烯产能的情况下,生产乙烯1528万吨,同比增长7.4%。因有装置停产检修和事故停车,9月份产量偏低,其它月份生产基本平稳,同比增速先抑后扬。由于乙烯产量增幅有限,对合成材料行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
2011年合成材料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5亿元,同比增长35.3%;完成销售收入10718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23.2%;上缴利税868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投资1000亿元,同比增长36.1%。
一、产量平稳增长,增幅年尾回落
生产合成材料8415万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合成树脂4798万吨,同比增长9.3%;合成橡胶产量349万吨,同比增长13.1%;合成纤维单体产量1772万吨,同比增长9.5%;合成纤维聚合物产量1501万吨,同比增长17.8%。受相关行业需求下降影响,四季度产量增幅明显下降。
二、进口基本持平,出口大幅增长
2011年我国进口合成材料4787万吨,与上年度持平;出口521万吨,同比增长25.2%。其中合成树脂进口3026万吨,同比减少1.4%,出口363万吨,同比增长23%;合成橡胶进口146万吨,同比减少7.6%,出口29万吨,同比增长23.2%;合成纤维单体进口1500万吨,同比增长4.3%,出口4万吨;合成纤维聚合物进口115万吨,同比减少4.6%,出口126万吨,同比增长32.2%。进口量仍远大于出口量,贸易逆差达到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三、消费增速趋缓,自给能力增强
2011年我国合成材料消费量12685万吨,同比增长6%;自给率66.4%,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合成树脂消费量7462万吨,同比增长4.1%;自给率64.3%,提高3个百分点。合成橡胶消费量466万吨,同比增长5.2%;自给率74.9%,提高5.2个百分点。合成纤维单体消费量3267万吨,同比增长7%;自给率54.2%,提高1.3个百分点。合成纤维聚合物消费量1490万吨,同比增长14.6%;自给率100.7%,提高2.7个百分点。聚乙烯、聚苯乙烯、ABS消费趋于零增长或负增长,聚氯乙烯、合成纤维聚合物自给率高于90%或供过于求。
四、结构不断优化,发展任重道远
2011年合成材料行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是进口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发展合成材料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随着乙烯专用运输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乙烯进口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6万吨,同比增长30%;丙烯进口量持续攀升,达到176万吨,同比增长15.2%;这有利于减轻能源和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二是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合成材料行业的发展,并在异戊橡胶等领域取得突破。三是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加快向中西部煤炭资源产地转移,中西部地区聚氯乙烯产量比重达到66%,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当前合成材料行业依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体进口量依然较大,聚碳酸酯、己内酰胺等国内尚未完全掌握生产技术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二是聚氯乙烯产能过剩严重,开工率仅59.4%,且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比重高达80%,消除汞污染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