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资讯
站内搜索:

标准差异导致进口电动汽车充电遇阻

2012-04-07   发表:

  近日获悉,原定2011年11月底日产交付的15辆聆风电动汽车目前还没有投入正式运营。负责聆风运营的正是武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公司董事长傅俊表示,主要原因是与充电设施不匹配。

  据了解,2010年3月,国家电网湖北公司与武汉市签订了合作协议,投资3000万元建设包括三个充电站,分别位于经济开发区的车城北路、三角湖、武昌区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目前都已交付使用。与150个充电桩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为武汉市公交、公务等各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配套服务。

  虽然日本与中国的标准电压不一样,聆风的充电接口与国内充电设施的接口也不一样,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还都好解决。聆风在武汉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充电站数量不足。

  据他表示,“三个充电站根本解决不了15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现在的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而且真的运营起来,还要结合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根据目前的技术,电动汽车充电,快充一次几十分钟,慢充一次好几个小时,而充电站一次能够同时提供充电的电动汽车数量也有限,所以要实现‘上路’,三个充电站是远远不够的。”

  据了解,早在2011年3月,雷诺-日产联盟与武汉市也就推广电动汽车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协议称,双方将从2011年开始率先采用25辆聆风电动车在武汉展开电动汽车推广的市场调研,同时,武汉市将在2013年前建成250个普通充电装置以及2个快速充电装置,以支持电动汽车的顺利运行。但在15辆电动车交付后,武汉市政府承诺的充电设施建设情况似乎难以与之匹配。

  据悉:“目前15辆聆风仍在经济开发区内集中管理。虽然资质有,但并没有正式上路,目前还只能提供简单的试乘试驾。”

  其实,不止是聆风,通用的电动车沃蓝达似乎在中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2011年9月22日,通用电气与通用汽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中国共同推进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

  备忘录称,双方同意在位于上海嘉定区政府指定的国际电动车示范区和通用汽车中国总部上海园区安装通用电气的充电系统。据悉,此套充电系统是通用电气能源工业系统集团开发的不同规格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此消息一出,就有人在网上发出了疑问:“沃蓝达要来中国,通用汽车就带来了通用电气专门研发的充电设备,那么是不是其他电动汽车进口,都要把本国的电器公司带来,这样不是更乱套了!”

  疑问的背后,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标准不一带来的困惑。

  据悉,由于“国标”的出台问题一推再推,电网企业都已出台了各自的标准。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西安、济南、天津等二线甚至三线城市目前都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而国家电网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都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方面大刀阔斧的前进。

  资料显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都有相关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招标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发布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连接装置的接口应为11个;而按照南方电网公司2010年发布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连接装置的接口应为8个。

  上述汽车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这种“各玩各的”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这让很多企业在车辆生产过程中很犯难,更别说国外的电动车了。

  显然,在这种标准不统一的背景下,企业如果想自建充电设施,投入的资金将会相当大。而国网与南网目前的态度,除了“抢地盘”,在标准方面推进的速度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有业内分析人士称,一旦国标出台,将对不符合标准的充电设施进行改建,“如果改建规模过大,相关的负责公司就会很吃亏。”所以,在这种前提下,国内的充电设施建设进度一直都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同时,在充电还是换电的问题上,进口电动车同样面临“水土不服”的症状。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就表示,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基本商业模式确定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而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电池标准都无法统一,更别说进口的电动汽车产品。如果以换为主,是不是国内每一个充电站都要去建造一个专门的仓库,去存放可以匹配国内外市场上多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

  而聆风和沃蓝达正是充电模式,这无疑增加了后期的运营难度。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