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的填海工程已经完成。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前海在金融、法律、人才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政策最快可望下月公布,届时前海开发投资控股公司将有两位港籍非执行董事。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在前海视察,深圳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明确表示,前海先行先试政策有望“再过个把月”就公布,届时前海将与香港联合招商推介。目前前海的填海工程已经完成,七个专项规划也将在7月底全部完成。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披露,前海未来将建设一座500米高的标志性建筑(昨天开放的日本东京晴空塔塔身高634米),超越当前的深圳最高楼。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表示,未来前海的开发,将有不少港籍人士参与,其中正在筹建中的前海咨询委员初步选定部分由港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参加。同时,前海还计划选聘两名港籍专家担任前海开发投资控股公司董事会非执行董事。
前海开发开放的各项政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包括财税在内的很多具体配套政策,被视为是影响前海成功开发的关键要素。本月10日,深圳市长许勤在出席广东省第11次党代会期间曾表明,前海政策有望在上半年推出。在是次市人大常委会视察中,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再次确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前海先行先试政策已是“看得见,摸得着”,有望“再过个把月”就会公布。
对此,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表示,今年将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已下放管理权限的细节、落实和衔接,进一步协调省政府下放新一批审批管理权限。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亚英表示,前海开发需要完善的法制环境,建议在先行先试政策出台后,出台关于落实前海条例的决定,将政策变为特区立法,增强海外投资的信心。
据介绍,为了配合前海先行先试政策的出台,前海管理局还将与香港携手强化招商推介,确保年内1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和10家中国100强企业入区。同时,加快推进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商务秘书礼宾服务,为入区企业营造国际一流的服务环境。郑宏杰又称,未来前海的开发,将有不少港籍人士参与,其中正在筹建中的前海咨询委员初步选定部分由港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参加。同时,前海还计划选聘两名港籍专家担任前海开发投资控股公司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在产业合作方面,目前前海管理局已与20多家知名香港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据悉,在土地开发方面,前海已通过搬移西丽留仙洞的两座山体2,600万立方米土石方,完成填海,只需再经过一年左右的软基处理和自然沉降,填海区就可以开工建设。郑宏杰介绍,计划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软基处理工程施工,并且力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目前已经率先启动了前海绿化工程和临时苗圃工程,完成了水廊道、主要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议书,力争上半年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
此外,前海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也已经动工,该项目用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其中1.1万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已经封顶,预计年底可建成。郑宏杰建议,将这些保障性住房作为前海配套的人才保障房,以增加前海的人才吸引力。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披露,前海未来将建设一座500米高的标志性建筑(昨天开放的日本东京晴空塔塔身高634米),超越当前的深圳最高楼,同时,前海还将开发78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郑宏杰还表示,《前海合作区竖向规划》、《前海湾保税港区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等七项专项规划将于今年7月底全部完成。
根据规划设计的发展规模,在国家批覆的15平方公里范围内,前海合作区总建筑面积2,60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楼面积1,20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360万平方米,居住面积65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80万人,居住人口30万人。
在产业发展方面,按照此前公布的前海发展三步走计划,2020年前海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新鲜出炉”的规划则明确了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00亿元,每年增长率为5.24%。
为实现这个目标,规划设计了近中远三步走的发展步骤,近期是到2015年,为全面启动阶段及产业培育期;中期至2020年,为初步建成阶段及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期;远期至203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及产业体系发展成熟期。
在交通方面,根据规划,前海未来将有12条轨道线路及5条城际线横贯前海。道路系统中,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分离、城市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分离、快慢到发交通分离。前海将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并设置自行车道、步行信道等慢行系统。
此外,前海还将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开发规模为78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规模约120万平方米、地下设施建设规模约为50万平方米,其他包括静态交通等约61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