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遭遇六十多年来的最大强降雨,交通大面积瘫痪,居民区内涝,城区积水最深处达两米五。与内地许多城市相比,香港地处沿海且地形复杂,加上常遭台风和暴雨侵袭,属内涝高发区。根据记录,香港的年降水量高达2300毫米以上,而且会经常遭受台风的滋扰。尽管大雨不断,但香港并未出现如内地很多城市般遇雨即可“观海”的内涝情况。雨后低洼地带积水问题也并不严重,那么香港是如何解决这个困扰城市发展的难点问题的呢?
香港也曾遭水浸
排水标准200年一遇
在香港,城市内涝被称为“水浸”。特区政府渠务署土地排水部高级工程师陈尚希表示,香港水浸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为严重,有时大雨会造成齐腰深的积水。
过去几十年中,香港城市发展迅速,市区高楼林立,大量土地被水泥覆盖,地表径流面积增加,造成城市“消化”雨水能力降低。此外,原有的排水系统日趋老化,再加上地势低洼,未能及时处理的垃圾和冲击物堵塞渠道等,均成为水浸问题恶化的“帮凶”。不论是商业闹市抑或新界元朗市集,每年雨季都会出现严重的水浸问题,1992年5月的一场暴雨,就曾给香港带来了超过1亿港元的经济损失。
排水标准200年一遇
为全面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特区政府在1996年展开了“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先后建了元朗排水绕道、恢复蓄洪池等工程,试图通过这些主导型工程来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对于新发展区的雨水排放设施的设计,政府要求必须能抵御在“平均重现期”发生的一次严重的水浸事件。这主要包括: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为20年一遇。
该方案主要归纳了三种方式缓解水浸问题:第一,通过更换、扩充地上和地下排水管道,提升抗洪能力。陈尚希说,这种方法比较传统,对市政交通与市民出行影响较大,不易操作。
第二,建设雨水隧道。香港多山,特区政府决定通过兴建雨水排放隧道,将高地集水区的雨水直接引流入大海,减轻下游市区排水系统负荷。今年投入使用的港岛西雨水隧道即为一例。该隧道于2007年动工,造价30亿港元,总长约19公里,设有34个截流进水口。渠务署香港及离岛渠务部高级工程师刘永锦介绍,隧道投入使用后,可截取30%的雨水流量,使港岛防洪水平提升到50年一遇。这种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在市区开掘道路和铺设渠道的麻烦。
第三,设立蓄水及水泵系统。在水浸严重的“黑点”地区设立蓄水池,暂存部分雨水,待高峰期过后,利用水泵排出储存雨水。
为减少水浸的损失,政府在易受水浸乡村安装了地区性洪水警告响号系统,当洪水水平达到某一个预定的发出警报水平,便会向村民示警。警报的传播方式是透过水浸警报器或通过自动电话致电村代表。
统计显示,自1995年,香港防洪投入共220亿港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值约120亿港元,全港水浸“黑点”已从16年前的90个降至目前的16个,易形成水浸土地面积也从3000公顷降至356公顷。
雨季前进行防洪设施检查
周详的设计,包括不断的巡查、清沙及修理在内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对保障排水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香港特区政府定期巡查有问题的路面集水沟、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每年,渠务署都会巡查大约1623公里的排水渠及水道,其中包括洪泛抽水站及洪水警告响号系统,以确保这些装置在暴雨期间能完全运作正常。并定期清理潮汐垫和疏浚, 比如用高压水枪来清理淤塞排水渠,使排洪能力不会受到上游地区冲下来的沉淀物影响。用于维修工程的开支约为1.09亿港元,在不能派人进入巡查的排水渠内,已大量使用闭路电视。
陈尚希说,渠务署平时设立24小时值班热线,负责处理市民关于水浸等问题投诉。在清理淤塞水渠方面,基本可以保证当天派人处理在下午1点前收到的投诉;第二天12点前回应下午1点后的投诉。
当遇到紧急情况,即天文台发出高级暴雨警告或挂出8号风球时,政府会立即成立紧急控制中心,由渠务署、民政署、消防处、警察部门等共同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因大雨造成的水浸、路面交通、人员疏散等问题。
陈尚希说,在大雨到来时,渠务署会在全港范围内派出三十几个小分队,每队4至5人,携带清渠设备,在容易出现水浸的地区蹲守,一旦发现管道堵塞等问题,即时清理,避免问题扩大。小分队随时与中心保持联系,以便在必要时寻求支援。
此外,渠务署还特别向部分水浸“黑点”地区住户提供“预警短信”服务。刘永锦介绍说,当天文台做出预警,渠务署会发短信给水浸高发区的住户和店家,通知他们将有暴雨或台风到来,让他们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水浸损失。
去年,香港暴雨连连,6月已发出6个黄色暴雨警告,全月降雨量达436毫米,并出现逾50宗大树倒塌。陈尚希说,尽管大雨不断,但香港各地区并未出现特别严重的水浸情况,绝大部分市民投诉均可在消防人员与警察到场后即时得到解决,体现整套应急机制运作顺畅。
渠道维护 功在平时
陈尚希指出,面对强降水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套灵活有效的紧急应对机制固然重要,日常针对排水系统的检护工作更是不可或缺。
香港渠务署将平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分为监察、清理与维修三部分。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水渠,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则通过摄像设备录影观察,以确认管道内部是否出现裂痕等老化现象。一旦发现管道淤塞、破裂等问题,则着手进行清理与修复。
陈尚希说,香港所有渠道排查工作大概5年可以完成一个循环。渠务署同时已开始推行“雨水排放系统资料储存和管理电脑化”,将所有渠道资源信息、曾发生过的水浸情况、做过何种维修改善工程等内容输入电脑,以便随时掌握情况,作为日后跟进、改善工程的参考。
刘永锦说,一个排水工程竣工仅仅代表工作的开始,只有持续维修,并号召市民共同参与,不在河道、渠口乱堆垃圾,减少淤塞,才能确保排水系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生态环保取代混凝土排洪渠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香港年均降雨量也在不断增加,区域性暴雨周期变得更短。香港渠务署对治理方法进行了检讨,意识到必须恢复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涝治理难题。
为此,渠务署在整治下水道及防洪工程中注入保育自然生态的元素。在元朗排水绕道工程范围内,进行生态恢复试验,试图通过重建湿地、水塘等方法,寻找可持续性的抗涝方式。现在香港已有不少翠绿和生物繁多的河岸、芦苇池、河曲和红树林。他们认为,这种兼顾生态需求、社区环境和公众利益的治理机制,是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的另一条可行之路。
与此同时,10多年前普遍采用的全混凝土排洪渠设计,已被生态环保的设计概念所取代。这些环保设计旨在加强工程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及保育原地的生态环境,其中已引进到工程项目中的包括:在河岸以混凝土草格建造草坡及被草河床以美化环境及孕育自然生态;以纤维植被巩固河岸两边斜坡;保持原有河床让各类动植物免受侵害。现有香港不少翠绿和生物繁多的河岸、芦苇池、河曲和红树林,都是多年来注意保育自然生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