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资讯
站内搜索:

缺乏统一标准 数百年名产"西湖藕粉"遭遇危机

2010-08-10   发表:
    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誉,西湖藕粉是和西湖龙井、杭白菊等并称的中国名产,从南宋起就成为贡品,几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杭州市质监局最近的检查表明,市场上一些“藕粉”添加了马铃薯粉、木薯粉等淀粉,充当藕淀粉,涉嫌掺杂掺假。有的来自外地的劣质产品也纷纷打出“西湖藕粉”的牌子。这个传统名牌正遭遇危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类似“西湖藕粉”面临的问题,警示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要珍惜自己传统的品牌、口碑和市场,既要抓好产品加工,也要重视品牌的保护、建设和运营,这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

  部分企业产“西湖藕粉”藕淀粉含量不到5%

  全国的藕粉市场上,西湖产藕粉是最有名的,这里种植的藕具有孔小、肉厚,味甜、香醇的特点,营养丰富,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记者在杭州几家大型超市中看到,藕粉的品类极其繁多。光文一路上的杭州物美大卖场就有70多种藕粉产品,其中有60多种打着“西湖藕粉”的称号。“现在的‘西湖藕粉’种类很多,吃起来味道也相差很大。虽然加了桂花什么的很香,却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了。”正在选购藕粉的杭州市民朱先合说。

  在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对“西湖藕粉”开展的专项调查中,有三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其中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630克装桂花莲子西湖藕粉,其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为21.7%,还不到达标规定值的一半。

  杭州市质监局稽查二科科长王文昂说,根据调查,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是从外地购入劣质原料藕粉进行加工,其中添加了马铃薯粉、木薯粉等价格比较低的淀粉来冒充藕淀粉。

  据2005年发布的浙江省藕粉地方标准规定,调制藕粉应该以纯藕粉为主要原料,其中纯藕粉用量不少于50%,不得添加其他淀粉物质。

  杭州西湖藕粉厂董事长任志灿说,正宗的西湖藕粉应该是纯藕粉,但目前市场在售的很多藕粉添加了不少其他成分,很多藕粉的藕淀粉含量只有5%到29%,有的藕淀粉含量甚至不到5%,却仍然打着“西湖藕粉”的牌子在叫卖。

  每50公斤鲜藕只能产出4公斤藕粉

  据悉,按照正宗西湖藕粉的工艺,鲜藕要经过清洗、粉碎、除渣、洗涤、沉淀、过滤、干燥工艺加工制成藕粉,每50公斤鲜藕只能产出4公斤藕粉。

  “杭州目前有50多家藕粉厂,但产量还是满足不了需求。”任志灿说,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有些省份的藕粉生产标准中没有纯藕粉含量的要求,那些产品中纯藕粉含量虽然少,也是可以合法上市的,由于成本低,价格也低,本地一些企业为了应对竞争,有的也在成分上动起了脑筋。

  杭州三家村藕粉厂总经理车纪芳告诉记者,藕粉原料的价格就可以有5到6倍之差,如果再添加马铃薯粉、木薯粉等淀粉,“西湖藕粉”的价格差别会非常大,对于正宗的西湖藕粉来说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据业内人士称,按照目前15000元到17000元每吨的纯藕粉价格计算,300克包装或400克包装的藕粉价格要在10元以上才有可能是比较纯正的。

  记者看到,不少“西湖藕粉”产品的成分中只注明了桂花、麦芽糊等允许添加的物质,并没有藕淀粉含量的标识。同样是300克的包装,标价从8元到18元不等。

  一家杭州藕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杭州市质监局查处的藕粉企业是因为不符合浙江省藕粉地方标准,但是存在同样问题的外省企业尽管也在杭州销售藕粉,却不受浙江省地方标准的制约。这种标准的不统一带来了市场的混乱。有的本地企业因为不达标受到了处罚,但一些纯藕粉含量还不如这些受处罚企业的外地产品却“合法”地占据了市场。

  制订藕粉全国统一标准势在必行

  为从源头上规范藕粉市场,全国统一标准的制订势在必行。任志灿参与了国家藕粉标准的起草,据悉已送交审批。他透露说,现在拟写的草案对纯藕粉的含量标准有明确的规定,所有的藕粉都不能添加其他淀粉。

  “西湖藕粉”的品牌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和深厚人文积淀的背景。这个传统名牌的保护,不少人认为可以参照“西湖龙井”,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杭州市民吴晓燕说,“西湖藕粉”是一块金字招牌,应该好好保护起来。首先就要从厂家的品牌意识和行业自律做起,严把质量关。

  任志灿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西湖藕粉”实行原产地保护,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设置统一的品牌和商标证明标志,“还可以成立一个藕粉生产行业协会,对藕粉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进行把关,对藕粉市场进行整顿。”

  杭州市质监局稽查支队长李建雄表示,作为政府部门,他们将加大原料把关和检查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通过整合资源,合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把“西湖藕粉”这个“金名片”擦得更亮。

  一些专家认为,通过国家标准制定、原产地保护、加大监管等方法,可以统一准入门槛,突出品牌优势,使这个行业更为规范。但是更重要的是,“西湖藕粉”面临的问题反映出,我国一些企业还停留在通过短斤缺两、弄虚作假,或低价恶性竞争,赚一些低端加工环节的钱,却糟蹋了最值钱、也最具开发潜力的“品牌”资源,可谓“捡了烂芝麻,丢了大西瓜”。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