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资讯
站内搜索:

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标准化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5-10-05   发表:

 国家标准查询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近10年来,他在主政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9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报社指导,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人民论坛杂志社发起,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治理周刊、人民论坛网主办的“标准化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综合楼隆重举行。会议围绕“习近平的标准化思想”、“标准化与我国公共治理改革”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将“国家治理标准化”的深刻内涵、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杜飞进、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欣丽、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辛鸣,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赵成根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研讨会共分为两个单元,领导专家围绕“习近平的标准化思想”、“标准化与我国公共治理改革”、“标准化在社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国家治理中价值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同与异”等主题进行了发言。会上,领导专家共话国家治理标准的机遇与挑战,联袂奉上一场思想的盛宴。

在研讨会的第一单元,杜飞进副总编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欣丽致辞;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发表开题演讲。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赵成根等领导专家围绕确立标准化在社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标准化与我国公共治理改革等议题发表主题演讲,现场反响热烈。

杜飞进副总编辑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标志着我国加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社会主义进程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于欣丽副主任表示,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标准不断从生产领域向贸易、服务领域以及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扩展,从经济层面向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府管理层面不断延伸,领域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标准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经济体制增效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与战略、规划、政策同样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在这个背景下,标准化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将标准化原理、标准化的方法引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层面,建立规范的社会治理体系,发挥好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是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俞可平副局长发表开题演讲,他指出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有一种流行的普遍看法,认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与标准化没有关系;谈到标准化就想到市场,谈到社会治理,好像跟标准化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流行的偏见,而事实并非如此。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有三个体系,即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离开标准化,不仅市场治理无从谈起,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也无从谈起,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标准化为现代国家治理确立规范,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第二,标准化为现代国家治理确定一个标的,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向何处去?要设定标准。第三,标准化为国家治理的合理化提供依据,因为国家治理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效益,而效益是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上,所以标准化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科学化。第四,标准化为评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量化指标,从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改革和改善。同时,标准化为国家治理提供统一的评估标准,从而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治理状况和治理水平可以进行相互的比较,同时也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借鉴。

作为国家治理标准化的践行者,高鹰忠局长总结了对于国家治理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他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是全面实现社会小康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来看,国家治理需要由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社会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体系。现阶段,我国构建有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三个层面的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有成熟在理论和政治体系,政府管理有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在社会管理领域仍在探索有效的治理手段。将标准化原理、方法引入国家治理层面,是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效率和质量,是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与国家治理创新的全新实践,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赵成根教授认为,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标准化必须要能将标准化管理、顾客导向、公共服务承包制、绩效管理、政府责任制等管理上最时尚、最先进的理念和办法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量化、指标化的体系机构和运行机制,将标准化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单元,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辛鸣,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分别围绕“国家治理中价值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同与异”、“习近平的标准化思想”的主题发表演讲。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沈铭权和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彦关于“标准化在城市管理与乡村建设中的丰富实践”的演讲,为研讨会带来了来自基层的一线经验。

辛鸣教授从标准本身出发,谈到了标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认为国家治理标准建设必须具有“中国标准”。产品要有标准,市场的工业流程要有标准,国家治理亦然;国家治理好与不好,也要靠标准来评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历史积淀和基本条件。国家治理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解决人的问题,第二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意味着,只要是人就会有立场,不同的人立场不同,必然导致对标准认识不同。国家治理必须标准化,实现国家治理必须标准化,没有标准化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但是国家治理本身来讲,又不能统一标准,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必然要选择跟国家治理相适应。

郭占恒副主任指出,习近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问题,早在2006年就对标准化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特别是明确提出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由此,把标准化扩展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极大地拓展了标准化的内涵和作用。近十年来,习近平同志无论主政浙江工作,还是主政中央工作;无论在有关批示讲话中,还是在各地考察中;无论就经济问题,还是就社会问题,或就党的建设问题等,多次论及标准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和工作要求,形成系统完整的标准化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沈铭权县长介绍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摸索探寻,2001年“零点行动”后,安吉县针对工业污染、违章建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制定统一的标准,全面开展综合治理;2006年制订了浙江省首个地方标准,生态村建设的规范,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也是美丽乡村标准化指南的早期雏形。第二阶段是试点先行,2008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以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分步推进连点成线、全面铺开的方式,开展了以中国美丽乡村一个标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36项具体考核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2010年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示范县,33类58件美丽乡村的商标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第三个阶段是总结推广,2014年浙江省质监局批准了发布了浙江省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通过国标委的立项,今年5月27号正式发布,6月1日起在全国政府实施,实现了从县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最终确定为国家标准的转变跨越。

马彦副区长总结了杭州市上城区创新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方式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他指出,上城区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着“规范公权,服务民权”原则展开,通过全面梳理政府职能构建标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绩效评估的方法,在政府管理领域进一步优化和规范行政权力,在社会治理领域进一步指导和提升社会自治能力。此外,他还谈到了在实践当中总结的体会,认为标准化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基层有效贯彻的必然要求,是多元主体复合化社会治理的迫切需求,是政府迈入“互联网+”时代的前提与基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