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资讯
站内搜索:

香港单身人士轮候公屋数字继续急增

2012-12-30   发表:

  香港逾2万公屋轮候者与家人同住,学生申请或设限。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单身人士轮候公屋数字继续急增,截至6月已升至逾9万宗,当中2万多宗申请时是学生与家人同住。香港房屋委员会认为应尽快独立讨论,包括年满18岁的学生并仍与家人同住的年轻人,是否有迫切需求申请公屋,估计香港房委会明年会商讨。

  香港房委会昨(12日)召开近3小时的集思会,就香港房署提出未来一年的工作大纲和目标,表达意见。据了解,不少委员关注到,非长者单身人士申请近年持续上升,由2008年的35%上升至今年的47%,而今年3月至6月,3个月内已有逾5000人的增长,令非长者单身人士申请达至93800人,而且申请者有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申请者上升幅度惊人,由今年3月底的2万多人升至6月的近5万人。委员普遍要求特区政府检讨现时的计分制。

  事实上,香港房委会2005年推出非长者单身人士“配额及计分制”,定下每年最多2000个单位给单身青年申请人,由于在制度下轮候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吸引不少年轻人一满18岁便排队申请公屋。根据房署提供的数据显示,现时近两万多的单身申请人为与家人同住的学生。

  委员黄国健表示,公屋资源有限,面对公屋轮候册上近20万的申请,政府有需要检视哪一类最有住屋需要,他认为,与家人同住的年轻人,住屋的迫切性相对较低,而且升职加薪的机会较多,有能力脱贫,未必是最需要公屋的一群,反之年纪稍大,例如35岁以上人士,若无能力购买私人楼宇,住屋的迫切性较大,但现时计分之下却未必受惠。

  黄国健认为现时的社会环境不可能针对年轻的申请者,限制其申请公屋,但面对公屋供应紧张,香港房委会应该将非长者单身人士轮候公屋作为独立议题讨论,甚至在社会上讨论。

  香港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文裕明认为,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分流不同人士的需求,他建议政府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居屋及贷款计划,协助置业,满足他们的房屋需求。

  现时公屋轮候册的申请达到199600,较上年提升逾3成,委员认为除寻地兴建新居屋,也要加快重建公屋,身兼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成员的蔡涯棉认为,重建公屋要物尽其用,增加公屋地积比率,以及增加中小型单位供应,满足单身人士申请需要。根据现时政策,重建公屋须符合3个条件,包括维修费用调高、未用尽地积比率及附近有新公屋落成安置重建的市民,蔡涯棉认为,楼龄较大的彩虹邨、坪石邨均可重建。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