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
而根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
还须堵住“隐性浪费”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等严峻挑战。
“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我国粮食都面临安全问题。尤其是数量上,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袁德峰说。
“节约粮食应成为公共意识和国家战略。”袁德峰认为,“有关部门在禁止公款大吃大喝的同时,应增加每一个人对于粮食重要性的认知和体验,并对维系我们生命的粮食心存敬畏、对铺张浪费的行为鄙视唾弃。”
“要树立节俭文明的就餐新风尚,树立‘够吃正好和营养均衡’的消费理念,克服好面子的陋习。”袁德峰说,“节约粮食应该从家庭做起、从单位做起、从一个社区和城市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饭店经营者也应积极担负起监督与倡导的作用,服务员应建议客人合理消费,引导健康文明消费。”袁德峰说。
事实上,对于粮食浪费现象,不少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目前每位法国人平均每年所浪费的粮食在20千克至30千克之间。法国政府决定通过增加小包装销售,以及将未售出的食品赠送给各类救助组织等方式向这一现象开战,以期到2025年时能将粮食的人均浪费量减少一半。
“杜绝餐桌浪费需要靠法律制度及早介入。”上海财经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麻国安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节约粮食有赖于观念的转变,但也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制止奢侈、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鉴于目前粮食浪费严重的情况,急需制定《反浪费法》,制止和防范浪费行为,规定浪费粮食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使浪费粮食的现象得以有效抑制。”麻国安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