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新登记申请公屋的未满三十岁非长者单身人士,已突破二万人。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申请公屋人士年轻化情况继续恶化,房署提交房委会最新文件显示,今年新登记未满30岁的非长者单身人士,已突破2万人,不但较去年激增近1倍,相较2008年更暴增6倍;非长者单身申请者平均年龄亦由37岁,跌至30岁。香港公屋联会主席王坤相信,近年楼价高企,令申请公屋成为年轻人的唯一“住屋”出路。
年轻人置业梦难圆,不少人退而求其次,加入申请公屋行列。根据房署的最新数字,新登记的轮候册申请人平均年龄由2008年的43岁,降至去年的40岁,今年终跌破“40”大关,低见38岁;至于非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年龄,更由2008年的37岁,跌至30岁。
未满30岁的申请人数字急升,根据非长者一人申请人数字,未满30岁的新登记申请者去年只有1.1万人,今年则有20300人新加入轮候册大军,按年升幅近1倍,比2008年的2800人增加6倍。累计申请者数字,则由去年的近2.91万人,升至今年的45700人,情况令人关注。
房署又发现,未满30岁的非长者一人申请者中,有5成半人的教育程度达到专上教育或以上程度,较去年微升2个百分点,但比前年的4成,则有15个百分点的增幅;4成六人认为应趁年纪轻、收入低时申请公屋,亦不介意入住公屋。
公屋联会主席王坤表示,楼价急升,以往毕业后数年便能“上车”的大学生如今望楼兴叹,“天之骄子”亦要向下流,轮候公屋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唯一“搵屋”出路。王坤又表示,公屋轮候册分成一般、非长者一人申请和特快编配三条队伍,年轻人可能会循特快编配轮候册,“博一博”上公屋,如未来复建居屋,公屋户亦可透过绿表买居屋,成为他们在房屋市场的上流途径。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锺剑华认为,非长者一人申请者平均年龄降至30岁,已经到了“超低位”,港府必须正视,特区政府应推出行政措施,处理短期房屋问题,压抑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