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资讯
站内搜索:

澳门出现首宗基孔肯尼亚热病例 卫生局吁市民防范

2013-05-20   发表:

  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卫生局14日证实一例输入性基孔肯尼亚热病例,呼吁市民注意防范。

  患者曾游峇里岛

  患者为一名64岁的尼泊尔籍澳门居民,男性,于澳门工作。患者于上月30日至本月7日与家人和朋友到峇里岛旅行。回澳后,于8日下午开始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全身关节疼痛等病征;9日因出现四肢红色皮疹,到科大医院门诊就诊并入院治疗。14日,经检测为基孔肯尼亚热IgM抗体阳性及PCR检测阳性。根据疫区旅游史及出现症状的时间,已被列为基孔肯尼亚热输入性病例。此亦为澳门有记录以来第一例病例报告。

  基孔肯尼亚热又称屈弓病,是一种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和登革热类似,但通常并不致命。引起基孔肯尼亚热的病毒在1952至1953年非洲坦桑尼亚的爆发中首次被分离出来。东南亚多国在1960至1982年期间曾出现严重流行,其后又一度沉寂。1999年起,该疾病又相继在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大规模流行,感染人数以百万计。

  似登革热无疫苗

  基孔肯尼亚热的症状,包括突起发热、严重头痛、寒颤、恶心、呕吐以及严重的关节痛。一般并不致命,但有些基孔肯尼亚热病人的关节痛可严重到影响病人的活动并持续数周至数月,而登革热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持续的关节痛和倦怠。有的病人会出现皮疹,但罕见出血。潜伏期可3至12天,通常为3至7天。有些感染者没有症状,但其比例不详。目前没有该病的特效药或疫苗,治疗以对症为主。

  澳门卫生局表示,虽基孔肯尼亚热一般并不致命,但可能对病人造成的痛苦不轻,短期内大量病人的出现甚至会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澳门白纹伊蚊活动十分普遍,又和目前广泛流行的地区来往密切,出现基孔肯尼亚热的风险不低。鉴于基孔肯尼亚热在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情况日益严重,澳门卫生局已在2008年派人到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实验室实习基孔肯尼亚热的实验诊断方法,并留意出现类似症状而登革热检测阴性的病人是否感染基孔肯尼亚热病毒。

  澳门卫生局呼吁市民注意清除家居内外的积水,杜绝蚊孳生;到多蚊的地方活动时,应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前往东南亚地区该病流行的地区旅行时,宜穿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有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时在暴露部位涂上驱蚊剂。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同时,亦呼吁所有医生留意疑似基孔肯尼亚热病人,如有怀疑,应及时申报和检测。澳门卫生局公共卫生化验所已可为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基孔肯尼亚热检测。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