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287个城市中,2012年中国和谐城市竞争力榜,北上广无缘前十;宜居城市竞争力方面北京位列第74位;生态城市竞争力上,北京跌出前100名。
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倪鹏飞介绍,报告使用了宜居、宜商、和谐、生态、知识、全域、信息和文化等8个方面共68个客观指标,构建起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并首次全部使用全市客观数据(包括市辖县),对2012年中两岸四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7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据了解,中国社科院此前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报告中,使用了诸如“幸福感”调查、“住房满意度”调查等主观指标,引起了很多质疑。
该课题组成员李超表示,此次全部使用客观指标数据,所引起的质疑可能较小。“在今后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我们会适当增加主观性调查,但是我们还是要以客观指标为基础。”
和谐城市
港澳冠亚军津渝百名后
该报告显示,在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除了香港与澳门位列冠亚军,“北上广”均没有进入前10位。其中,北京排第14位、广州第19位、上海第21位。
该课题组成员杨杰介绍,和谐城市的比对中,指标包括户籍制度、行政透明度、社会安全等。他解释,“北上广”未进前10,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3个城市的户籍制度比中小城市严格很多,中小城市基本完全放开了户籍制度。
“从人和人之间机会平等的角度来说,户籍制度越严格说明人和人之间的机会平等越差,机会不平等可能对和谐的程度影响比较大。”杨杰说。
另一方面,他表示,社会犯罪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犯罪率相对高一些,这对整体和谐程度的影响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的直辖市天津排在第133位,重庆排在第210位。报告认为,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
生态城市
鲁赣抢眼 北京列119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前10名,江西省就占有4席,珠三角地区有3个城市,其余城市分别位于湖北、安徽和山东。上海位列第51位,北京位列第119位。该排名充分说明,自然区位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另外从前50名的城市来看,江西和山东各有6个,表现非常抢眼,说明在山东沿海地区和江西鄱阳湖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持相对较好。
宜居城市
北京靠后因房价雾霾
报告显示,跟和谐城市排名一样,宜居城市排名中,北上广也无缘前10,其中,广州排名第18位、上海第23位、北京第74位。
宜居城市的评价包括人均道路面积、房价收入比、气温舒适度、空气质量等指标。
该报告作者之一、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光全认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虽然位于前列,但是却忽略了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
李光全分析,城市房地产过度投资化带来的房价奇高,成为城市宜居问题的首要制约因素。
其次雾霾等环境问题突出、交通拥堵、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也将城市的生态和宜居指数大打折扣。
课题组成员李超则认为,中国城市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表象、轻内在的特点。过去十年,城市病在大中城市开始集中爆发,表现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等等。
全域城市化
东西部梯度差明显
报告还对2012年全域城市化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排名前10位的城市全域城市化指数均值为3.23,排名后10位的城市全域城市化指数均值为0.20,前者为后者的16倍多。全域城市化竞争力最好(排名前50位的城市)的城市得分均值为2.08,全域城市化竞争力差(排名250位以后的城市)的城市得分均值为0.32。可以发现,城市之间在全域城市竞争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城市之间极度不平衡。
重点城市显着强于非重点城市。在大陆城市中,35个大中城市均值要好于全国和大陆均值,副省级城市要好于35个大中城市,行政级别最高的4个直辖市最高,均值为2.46。
从全域城市竞争力指数的均值来看,东南地区城市的全域城市竞争力指数均值最高,为1.61,西南地区最低,均值为0.63。东西部城市在全域城市竞争力方面差距明显。